潘國強等22戶貧困戶原來居住的老木屋
1月26日11時,,在室外溫度為零下1℃的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xiāng)榮地村,在原址居住了幾十年的侗族人潘國強等22戶貧困戶,挑著棉被,、吊著臘肉,、擔著糯米等,集體告別舊寨里破舊漆黑的老木樓,,搬入幾公里之隔的榮地新村,。
喜氣洋洋的侗家人
搬家前的祭祀
長輩帶頭向侗家守護神祈求入新居風調(diào)雨順
當天,22戶村民實現(xiàn)100%入住,,并在嶄新的磚瓦房內(nèi),,舉行新年長桌宴,吟唱侗歌頌黨恩,、迎賓客,。
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背著娃娃奔向新居
38歲的潘國強笑瞇瞇地介紹,能夠在政府的幫助下搬新家,,很高興,。原來兄弟兩家三代十一口人同住70平方米的老木屋,用電用水不方便,。木屋群所在地為自然災害高發(fā)地段,,遇到每年5至9月的汛期,還會受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影響,,給居住于此的村民帶來各種不便,。有時候,遇到大暴雨,,村民們不得不集體搬離漏水透風的老木屋,,暫時轉移到隔壁的學校居住。待雨過天氣后,,再回家收拾,。在暴雨頻發(fā)的主汛期,一周甚至還會搬一次家,,過程很折騰,。
把“五谷豐登”帶入新宅
潘國強一家與新居的第一張合影
各家各戶在廚房準備拿手菜
如今在政府的幫助下,兩兄弟按人頭各自免費分配到一套新房,,大家拎包入住即可,。新房內(nèi)觸手可及的電燈開關,、輕松擰著開關可用的自來水,、牢固的門窗等,這些曾經(jīng)在電視里看到的生活場景,,他們也擁有了,。
鄰里一家親的長桌宴
熱情的村民向賓客敬酒
據(jù)了解,該變化是融水苗族自治縣2017年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取得的成效之一,。近年來,,融水縣圍繞“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yè),、有保障”的穩(wěn)定脫貧之路,,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項目。截至2017年底,,融水縣已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人口2093戶9020人(錄入國家扶貧信息系受益戶),,近萬名大苗山深處的貧困戶住上新房子。
記者 荀詩媛
責任編輯: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