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至5日,,融安縣潭頭鄉(xiāng)培村村河口屯的一間瓦房外,整齊地堆放著一捆捆甘蔗,。屋頂上炊煙裊裊,,空氣中彌漫著香甜的味道。
這間瓦房是60歲村民沈家寬的“糖寮”,,記者走近一看,,大家正忙著趕制紅糖供應春節(jié)市場。
“今天要制作500斤紅糖,,用甘蔗汁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1噸糖蔗能做200斤紅糖,?!鄙蚣覍捳f,,制糖的甘蔗為自家種植,每年春節(jié)前,,根據(jù)市場需求,,至少要制作2000斤紅糖,預計收入2萬元以上,。
古法制糖要經歷4道工序:榨汁,、過濾、熬煮和風干,。其中,,使用電動榨汁機榨汁是整個土法熬制紅糖過程中比較“現(xiàn)代化”的一步。
當天,,沈家寬的兒子沈亮亮將一根根甘蔗塞進電動榨汁機,,經過兩層過濾后,甘蔗汁隨著管子流入鐵鍋,。
榨汁之后的熬糖環(huán)節(jié)最為重要,。煮煉處有5口連灶鐵鍋,灶下只有一個燃火點,,用木材生火,,以大火熬制。首鍋裝有鮮榨的甘蔗汁,,待煮出泡沫后,,依次舀至后面的鍋中進行蒸發(fā),其間不斷過濾浮渣提純,,熬制過程中需要不停地攪拌,。
熬糖過程中需要不停地攪拌。
根據(jù)沈家寬的經驗,,掌握火候和糖蔗汁煎煮最考驗技術,,煎煮時間過長糖漿焦煳變苦,時間太短糖漿難以凝固成塊,。
經過數(shù)小時熬制后,,蔗汁由青色轉至棕紅,變成黏稠的糖漿,。在一旁圍觀的村民拿起手中的甘蔗,,在鍋里繞一圈沾上濃稠的糖漿,即變成“糖棒”,,舔上一口,,直呼:“這是小時候的味道!”
隨后,,沈家寬把黏稠的糖漿倒至干凈的席子用工具攤涼,。在紅糖冷卻前,,沈家寬用刀切割分塊,待其完全冷卻,,紅糖塊就做好了,。
切割凝固的紅糖。
“我從小就跟著父母自制古法紅糖,,如今我兒子也跟著我學習,,希望這門手藝能一直傳承下去?!鄙蚣覍捳f,,以前村里人在春節(jié)前都自制紅糖,如今只有他們一家人仍然堅持手工制糖,。
現(xiàn)代化機械生產的便利,,讓很多人摒棄了制糖手藝,但沈家寬守正創(chuàng)新,,古法制糖工藝也不斷改進,,研發(fā)出生姜等口味的紅糖,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
全媒體記者 羅妙 覃科 報道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