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它們見證了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智慧,。這些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應該屬于公眾,博物館才是文物最好的歸宿,?!?8日上午,廣東,、廣西民間收藏家向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捐贈文物儀式在該博物館舉行,,幾十位廣東、廣西的民間收藏家無償捐贈了46套共118件各類文物,,將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與大眾共享,。
收藏家捐贈文物
豐富地方館藏
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削刮器,、漢代的駱越青瓷罐、清康熙時期的青花留白雙龍盤,、清代的鐵力木鑲嵌云石八仙桌……收藏家們捐贈的文物往上可追溯至幾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往下可延續(xù)至百年前的明清時期,有石器,、陶罐,、瓷器、桌椅等物件,,每一件文物蘊涵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俗風情頗具價值,,有極大的收藏價值、藝術(shù)價值與觀賞價值,。
民間捐贈是博物館收藏的重要補充,。“這些藏品極大豐富了館內(nèi)文物藏品的種類,,部分藏品還填補了館藏空白,。”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館長石磊表示,,今年4月,,他在南寧學習時與廣西民間收藏家鐘州寧溝通了該事,經(jīng)過收藏家的牽線搭橋,,幾十位來自廣東,、廣西的收藏家們將“自家寶貝”贈予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經(jīng)過對捐贈藏品進行鑒定及定級,,如今,,這些藏品已作為文物收藏與展出。
融水苗族自治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杜建鋒表示,,收藏文物的同時該局將積極做好文化活化利用工作,,下一步繼續(xù)打造博物館的宣傳窗口作用,利用這些藏品開展愛國主義等宣傳教育,,將傳統(tǒng)文化與大眾共享,。
讓更多市民
共享歷史文化遺產(chǎn)
一口高23厘米、底徑10.9厘米的漢代博山爐吸引了眾人的關(guān)注,。本件文物捐贈者李冠春介紹,,這是一件來自東漢的文物,距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jù)介紹,,博山爐是焚香所用的器具,盛行于當時的宮廷和貴族,。于爐中焚香,,輕煙飄出,,繚繞爐體,可供人們?nèi)粘B勏?、取香?/p>
“博山爐蓋高而尖,,爐體四周雕刻有人物及鳥獸,反映了古時人們打獵的場景,,畫面非常生動,,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崩罟诖航榻B,,這件藏品是他十多年前淘到的寶貝。此外,,本次他還捐贈了一組新石器時期的紅山文化削刮器,。
李冠春來自廣州,他既是一名收藏家也是一名獨立藝術(shù)家,。多年來,,他熱心于文物傳承與文化遺產(chǎn)保護事業(yè),連續(xù)多年向國有博物館捐贈文物,,品種繁多、數(shù)量逾千件,?!氨姸辔奈锬芰鞔嬷两瘢鹊靡嬗诠?,亦離不開私存,。文物的保護與傳承需要全社會力量,本次將文物捐贈給地方博物館,,希望文物得到更好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以發(fā)揮文物的教化作用,?!崩罟诖罕硎尽?/p>
圖案畫工精致,、花朵一筆成型,、上釉陶罐富有光澤,這件民國時期的醴陵釉下彩花卉罐受捐于柳州民間收藏家韋漢蓉女士,。本次捐贈中,,她一共捐贈了7件來自明清時期的陶罐?!安┪镳^是文物最好的歸宿,。融水苗族自治縣文化根基深厚,,將文物捐贈于此,希望與市民共享歷史文化遺產(chǎn),?!表f漢蓉表示。
全媒體記者 葉露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