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伙伴們,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波廣西人,,
他們的手藝,,還真不是蓋的!

2016年11月,,玉林軍事迷蘇洪波,,耗費半年心血打造高仿真殲-20終于面世了。
蘇洪波打造這一架1:1比例的“殲-20”高精度仿真戰(zhàn)斗機,,小到機身上的螺絲,,大到機翼,都是他自己測量,。遇到一些技術(shù)難題全靠自己進行推算,,慢慢摸索解決。為了安裝這架“殲-20”,,他在郊外暴曬了一整個夏天,,終于換來了這架機身長21.5米、高4.9米,、翼展12.88米,,殲-20高精度仿真戰(zhàn)斗機的誕生。
2013年10月,,廣西玉林“汽車達人”莫鏗正在對“擎天柱”對運行情況進行檢查,。

莫鏗是一名業(yè)余賽車手,也很擅長對汽車進行改裝,,他和車友參加汽車賽事的汽車,,需要改裝的多半都出自他手。時間一久,,他的倉庫慢慢堆積了十多噸各種廢舊的汽車零件,,《變形金剛3》上映后,他靈光一現(xiàn),,想制造出“汽車人”,,就從網(wǎng)上下載了大量大黃蜂、擎天柱,、威震天等“汽車人”的圖片,,打印出來掛在墻上對照,并買來電焊機,、氧割機等各種設(shè)備,,一邊摸索一邊制造。最終,,他造出來了“汽車人”,。
2013年8月,,廣西桂林靈川縣盧志峰正在工作坊里加工零件,旁邊放著的是他正在制作的第十六架三角翼,。
盧志峰是靈川縣的一位普通中學(xué)教師,,但他卻有一個“在天上飛翔”夢想。他深知做教師的工資根本就買不起一架三角翼,,于是他萌生了做一架三角翼的想法,。他依照國外先進滑翔機的數(shù)據(jù),畫圖,、剪裁,、切割網(wǎng)購回來的航空鋁材,制作出滑翔機,,完成后通過試飛再進行修改,。在近10年內(nèi),他已成功制作了15架三角翼,。
2016年6月,,廣西南寧西鄉(xiāng)塘區(qū)三民文化藝術(shù)村的銅器手工匠人黃濤在他的手工作坊內(nèi)正在對一件銅制品進行細致的打磨。
由于黃濤經(jīng)常在國內(nèi)到處走的原因,,看到了很多民間的一些手工藝,,他尋求著找回自己,他喜歡金屬的器物,,所以選擇了銅,。黃濤辭去高薪厚職,全身心投入到銅器制作中,。在做銅的過程中,黃濤琢磨出做手工藝的一些規(guī)律,?!靶牡健⒀鄣?、錘到,,需要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器物之上?!边@份精神是黃濤堅持也是他所要傳承的,。
2016年6月,在廣西京劇團大院一間狹窄的工作室,,傅家榮正在一塊上好花梨木上進行雕刻,,琴頭輪廓已現(xiàn)雛形。
60多歲的傅家榮是一位有著40多年琵琶專業(yè)演奏經(jīng)驗的表演家,,同時也是琵琶手工制作技藝的工藝師,。制作一手工琵琶,,要經(jīng)歷鋸出粗坯,經(jīng)開弦槽,、鉆弦軸孔,、雕刻和鑲嵌,并在弦槽下端開出與琴頸上端交接的榫口,,接合面要配至吻合,,最后用魚膠將其膠合牢固,前后幾十道工序,,一把簡單而精致的琵琶就此形成,。然而看似簡單的制作過程,傅家榮一做就是20多年,。
2015年9月,,廣西桂林“90”折紙達人秦坤正在對他的折紙作品“東方巨龍“進行整理。
秦坤從小就喜歡折紙,,2003年放棄攝影師職業(yè),,專心開始折紙生活。2006年,,得到一位法國折紙大師傳授“折人物”絕學(xué),。要折出一個造型絕不容易,不但要事先得做出設(shè)計圖,,折的過程中也有上千道“工序”,。秦坤曾折過一個極其復(fù)雜“巨馬”,用一張3米長3米寬的紙,,折成花了約40天時間,。
折紙又稱“工藝折紙”,每個作品,,都是在一張完整的正方形紙張上完成的,。這就意味著,折紙作品,,都以一張完整的正方形紙張為基礎(chǔ),,不粘貼,不剪裁,,是一種以紙張折成各種不同形狀的藝術(shù)活動,。
廣西河池環(huán)江毛南族老藝人方振國正在為他雕刻的攤面具進行色彩描繪。

方振國是毛南族木質(zhì)儺面具雕刻技藝傳承人之一,,他1984年開始制作儺面具,,距今已32年了,對儺面具的雕刻有獨特的情節(jié),,要求精益求精,,包括每一根胡子,、每一根頭發(fā)絲都一絲不茍。如今他每年都制作5-6套儺面具(每套36個)深受大家喜歡,。方振國雕刻的木面具工藝精細,,比例協(xié)調(diào),人物情態(tài)生動,,個性鮮明,,堪稱上品。
2015年6月,,桂林龍勝泗水鄉(xiāng)潘內(nèi)村銀匠師傅侯鳳貴正用一根特制的銅管,,不間斷地吹火煅燒銀飾接口,將有接口的銀飾焊接成一個整體,。
在侯鳳貴眼里,,每件作品都有生活印記,是機械無法取代的,,有瑤族獨特的紋路和風(fēng)格,,那些復(fù)雜、靈活的圖案是有靈魂的,。侯鳳貴制作銀飾已經(jīng)有40年多時間了,,他認為制銀過程中最把控的就是焊接與雕刻,焊接時要掌握好火候,,雕刻時全憑手感覺,,兩個稍有不慎,都會功虧一簣,。他說,,手工銀飾不僅是首飾,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咦,,你想說咋沒有咱們柳州人?
點擊下方“紅色”鏈接
↓↓↓
融水古稀老人3年繡成20米長《清明上河圖》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稀老人全素秋耗時3年2個月完成了這幅長20米,、寬78厘米的《清明上河圖》。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你們覺得怎么樣,?
覺得厲害就給他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