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全國兩會結束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考察。在有“侗鄉(xiāng)第一寨”美譽的貴州黎平縣肇興侗寨,,總書記同村干部,、村民代表圍坐在燒得正旺的火塘旁,親切地聊起家常,。

2025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考察時,,在信團鼓樓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火塘邊,共話鄉(xiāng)村全面振興,。
一方火塘,、幾條長凳,搭起一個臨時會場,。這場景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7年前的那場“火塘對話”,。
2018年初,在山路上顛簸兩個多小時后,,總書記深入大涼山腹地考察,。走進三河村,目之所及,,家家戶戶的院墻和房屋都用泥土壘成,,一道道裂縫讓人揪心。
彼時,中國還有近3000萬人未脫貧,。在村民節(jié)列俄阿木家,,總書記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火塘邊,,敞開心扉交流——
“我一直牽掛著彝族同胞,。大小涼山,我一直都想來這個地方,?!?/p>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qū),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qū),,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
總書記還為當地的脫貧攻堅工作開出良方:“做一些搬遷安置,,住進新房子”“發(fā)展當地適合發(fā)展的生產項目,臘肉,、豬崽,、還有你們在山地種的這些小土豆、苦蕎”“隨著基礎條件的改善,,鄉(xiāng)村旅游也可以發(fā)展一些”……
在場的許多人聽著聽著,、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總書記的話像火塘里的火一樣溫暖”,。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鄉(xiāng)三河村節(jié)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火塘邊,,共謀精準脫貧之策。
調研結束臨上車前,,總書記特意囑咐當地干部:“你看鄉(xiāng)親們還有很大的期待,,要把對老百姓的承諾一一兌現?!?/p>
七年彈指一揮間,。曾經,火塘邊共謀的是精準脫貧之策,;今天,,火塘邊共話的是鄉(xiāng)村全面振興。話題之變背后,,是廣闊農村變了天地,。
此次在肇興侗寨展開的“火塘對話”中,,鄉(xiāng)親們你一言我一語,爭相向總書記講述近年來的村寨變化,。
總書記聽后高興地說:“從你們的講述,、你們的神情可以看出,村寨這些年欣欣向榮,?!?/p>
這些年,肇興侗寨大力發(fā)展旅游產業(yè),,400多家酒店,、民宿、飯店,,60多家傳統(tǒng)手工藝企業(yè),,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生長”,帶動村民2000余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賞傳統(tǒng)古建筑,、聽侗族大歌、品侗家美食,、體驗傳統(tǒng)民俗……去年,,走進寨子的游客共有102.7萬人次,為肇興侗寨帶來了10.2億元旅游綜合收入,。當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3%,。
“現在旅游是一個很大的產業(yè),鄉(xiāng)村旅游如火如荼,,民族地區(qū)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顯它的光彩?!?/p>
火塘邊話振興,,總書記祝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時間不同,,地點不同,,“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不變,。2018年“火塘對話”里的期許,,早已成為實景——
三河村新村一改舊寨的低矮格局,建起了屋梁飛挑,、院子寬敞的新居,。村民們養(yǎng)起了烏金豬和西門塔爾牛,也種上了生姜,、川牛膝和冬桃,,當地特色產業(yè)蓬勃發(fā)展,。2023年,全村脫貧戶人均純收入1.73萬元,、村集體收入116萬元,,分別比2018年增長3倍和170倍。

2020年10月13日拍攝的三河村新村聚居點,。
放眼全國,像三河村,、肇興侗寨這樣的村子,,還有很多:從落后小漁村蝶變?yōu)椤叭珖蠲罎O村”的福建澳角村,減貧經驗“飛”出湘西走向世界的湖南十八洞村……
擺脫貧困后,,中國廣袤農村開啟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新征程,。從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到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xiāng)村振興道路路線清晰,。
今年以來,“三農”領域的兩個重磅文件相繼“出爐”——
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鄉(xiāng)村全面振興規(guī)劃(2024—2027年)》,細化部署今后一段時間鄉(xiāng)村全面振興重點工作,;2月,,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對外發(fā)布,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具體目標任務,。
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潛力無限,、大有可為,。
此次考察肇興侗寨即將結束時,面對依依不舍的人群,,總書記一語言明此行初衷,,“希望大家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把鄉(xiāng)村振興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