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妹與覃義在家門口聊天
6月7日下午,家住魚峰區(qū)洛園路紅園新村的65歲的張小妹,,正忙著做家務,,83歲的覃義和往常一樣,聽著錄音機哼唱歌曲,。
“今晚吃南瓜苗和豆角?!睆埿∶谜f,,覃義聽到她的聲音,關(guān)掉錄音機,,笑容滿面地回應:“煮豆角時加點肉末,。”
這兩名老人并非沾親帶故,,原本只是普通的鄰居,、工友關(guān)系,現(xiàn)在卻成了一家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我,,是她給了我一個家?!?/p>
覃義是河池市都安縣人,,年幼時父母雙亡,無兄弟姐妹,。18歲來到柳州后,,在大橋園藝場(后劃歸為柳州市農(nóng)工商有限責任公司)工作。
“從小到大,,都是自己一個人,,每次想念父母時總會哭?!瘪x說,,因為哭得太多,1986年他患了眼疾,,雙眼出現(xiàn)視力障礙,。從那以后,,他的生活更加艱苦,也一直未婚,。
人生皆苦,,但處處有光。
1986年的一天,,其工友張小妹和丈夫散步時路過覃義居住的木工房,,房里木屑飛揚,生活環(huán)境很差,。雙目失明的覃義自己摸索著洗衣,、做飯,摔跤,、燙傷時常發(fā)生,;買菜、砍柴等事務只能付費請別人代勞,。
“因為眼睛不好,,他辦理了內(nèi)退手續(xù),當時每月退休金只有20多元,,生活十分艱難,。”張小妹覺得覃義可憐,,就提出一起生活的想法,,由她和家人來照顧他。
在生活上,,小至洗臉,、刷牙、穿鞋襪,,大至生病照料,,張小妹對覃義的照料無微不至。為了讓覃義能夠正常享受退休待遇,,她時常用自行車載著覃義,,在單位和派出所之間來回跑,開證明,、辦手續(xù),。
張小妹是覃義的眼睛和拐杖,是照進他黑暗世界的一束光,。
2007年,,張小妹一家搬進了新房,社區(qū)工作人員,、鄰居及親戚都提議將覃義送到養(yǎng)老院,,但遭到他們一家人的拒絕,。張小妹說,覃義早已成為家里的一員,,她的兩個兒子都很尊敬老人,,還時常回家?guī)屠先讼搭^,、洗澡,。
2017年,為了更好地照顧覃義,,張小妹向相關(guān)部門提出申請,,為覃義辦理了戶口遷入手續(xù),他們成了合理合法的一家人,。
“有家人的感覺,,真的很好,孫子,、孫女每次回來看我,都給我?guī)Ш贸缘??!瘪x笑著說,前半生孤苦伶仃,,后半生有“孫子孫女”繞膝,,讓他感到很踏實。
如今,,覃義年逾八旬,,但氣色紅潤,精神矍鑠,。他說,,感謝張小妹和家人的照顧,讓他老有所樂,。
“我們不會丟下他,,會一直照顧他?!睘榱苏疹欛x,,張小妹30多年來從未出過遠門,即便是走親戚或與朋友聚會,,她也安排家人照顧覃義,,晚上必定回家。
張小妹的善舉已成為街坊流傳的佳話,,也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她曾榮登“中國好人榜”,,還被評為第五屆自治區(qū)道德模范,其家庭則獲得全國“最美家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