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按農歷,,今年是己亥豬年,豬年離不開豬話題,,我們柳州有哪些與豬有關的地名,?不少“老柳州”可能會說是豬頭塘。22日至23日,,記者走訪相關部門,,查閱《柳州地名錄》發(fā)現(xiàn),柳州共有五處帶有“豬”字的地名,,分別為“豬頭塘”,、“豬場”、“豬肝嶺”,、“豬母嶺”和“豬籠壩”,。如今,太陽村鎮(zhèn)的豬場早已改造為村屯,,最有名的豬頭塘也已改造為天山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圖為豬頭塘改造成的天山公園,,如今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市區(qū)有名的豬頭塘已成天山公園
根據(jù)《柳州地名錄》記載,豬頭塘是一處天然湖泊,,因塘中孤立的小山形似一只仰首朝天的豬頭而得名。1946年始建成規(guī)?;乃?,面積約46畝。位于水南村村委西側,,東臨箭盤路,,西北為天山路,附近居住著不少居民,,水塘附近原有耕地80畝,,為旱地,種植蔬菜為主,。市民政局區(qū)劃地名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豬頭塘原水質惡化造成附近環(huán)境較差。2014年至2015年,,市政府決定對豬頭塘進行改造,,成為了如今的天山公園。改造時,對原水塘中的一些著名景觀進行了一定的保留,,形似豬頭的小山等景觀得以保存,。

圖為豬頭塘改造成的天山公園,如今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23日,,記者來到天山公園。該公園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有兩處水塘,,其中一處為原豬頭塘景觀處。公園里有不少市民在休閑游玩,。

圖為豬頭塘改造成的天山公園,,如今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說起豬頭塘,,在公園里與老伴曬太陽看報紙的樊女士說,,她居住在天山路已有50多年了,從小就看著豬頭塘在不斷變化,。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為天山水塘,居民在周邊耕地種菜,。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有人在水塘里養(yǎng)魚,附近居民及一些小企業(yè)將廢水排進水塘,,導致水塘水質開始惡化,。進入21世紀后,水質持續(xù)惡化,,并逐步成為一處臭水塘,。改造成天山公園后,環(huán)境問題得到根治,,而且保留了原豬頭塘的景觀,,讓居民們點贊。

在公園里與老伴曬太陽看報紙的樊女士,。
記者翻閱2015年的相關新聞報道,,豬頭塘原面積約有7000平方米,天然形成一片寬闊的水域,,中間矗立著一處高約10米的小山,。改造后,公園面積與原豬頭塘面積相近,,但大面積的水域改為了綠化地和公園道路,。在改造過程中,,清除了原來塘里大量的淤泥和垃圾等物,通過重新建設,,整體提升了豬頭塘及周邊的環(huán)境,,改變了豬頭塘昔日臭水塘的局面。
曾經的豬場改造成村屯 其余地名與豬形似
市民政局區(qū)劃地名科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豬頭塘外,,還有原來設置在太陽村鎮(zhèn)的豬場、豬肝嶺和豬籠壩,,以及位于石碑坪鎮(zhèn)的豬母嶺等這些與豬有關的地名,。
這名負責人說,豬場是因人為設置的養(yǎng)豬場而得名,。其建于1958年,,為萬頭豬養(yǎng)殖場。后于1960年撤銷,,便在此建村屯,,為和平村豬場屯。位于太陽村鎮(zhèn)現(xiàn)鎮(zhèn)政府7公里處,,為和平村民委員會駐地,。該屯耕地82畝,其中水田45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截至2009年有居民49人,后部分居民遷往尖山新村的尖山新屯居住,。
太陽村鎮(zhèn)的豬肝嶺,,因山嶺形似豬肝而得名,其位于山頭村村委西南部2.3公里處,,是柳南區(qū)與柳江區(qū)的交界嶺,,東西走向,長約700米,,海拔176米,黃沙土質,,無人居住,,東面接近銅鼓嶺水庫。
太陽村鎮(zhèn)的豬籠壩是人造攔河水壩,,位于太陽村鎮(zhèn)西鵝村村委駐地西北部1.8公里處,,為西鵝村與長龍村的交界處。因形似豬籠而得名,,建于1957年,,曾于1975年重建,壩長45米,寬2米,,高5米,,混凝土結構,灌溉面積達3000多畝,。
另外,,豬母嶺與豬肝嶺類似,其位于石碑坪鎮(zhèn)下陶村,,因嶺形似母豬而得名,,海拔高154米,相對高度54米,,山體為巖土,,自然林木為松樹。
這名負責人還說,,柳州與豬有關的地名不多,,但豬頭塘卻十分有名,這也與它原來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有關,。其他地名雖然不很出名,,但也是我市為數(shù)不多的與豬相關的地方。希望這些地名能夠流傳下去,,讓子孫后代了解曾經的歷史和故事,。
記者 張威
責任編輯:李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