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翻山越嶺,攀巖走壁,,搜山掃石,,排危除險,被同事們稱為懸崖峭壁上的“鐵猴”,。2月13日,,春運期間,記者跟隨國鐵南寧局柳州工務段柳州路橋車間柳州路橋危石工區(qū)的“鐵猴”們走進搜山掃石作業(yè)現(xiàn)場,。

柳州工務段路橋危石工區(qū)防護員整裝待發(fā),。
“大家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繩,、安全帶,,帶上裝備背包,注意安全規(guī)范作業(yè),?!碑斎?時許,柳州路橋危石工區(qū)工長覃銳與陳康,、丘亦漢,、石林、陳漢霖4名青年職工,,在柳州路橋車間整裝待發(fā),,準備驅(qū)車前往黔桂線K36+500沿線山體進行巡查作業(yè)。

進行沿線巡查,。
“我們工區(qū)管轄范圍內(nèi)的黔桂線,、湘桂線、焦柳線沿線多為喀斯特地貌,,山高巖陡,,巖石易風化,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鐵路運輸安全,?!瘪J說,為了及時清除一切有可能危害行車安全的危石,,他們必須定期上山檢查,。

黔桂線K36+500沿線山體陡峭。
9時許,,一行人抵達山腳,。仰頭望去,,陡峭的巖石和茂密的荊棘雜草讓人望而生畏。但他們沒有絲毫猶豫,,“我先去砍草開路,,大家檢查安全繩,注意安全,?!瘪J說完,一手向上攀爬,,一手拿鐮刀砍掉荊棘雜草,。大家緊隨其后攀巖而上,盡可能使身體緊貼巖面,。

系好安全繩,。
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一處斜度達90度的巖坡,幾乎沒有腳踩手抓之處,,由粗細疏密各不同的鋼絲網(wǎng)交織而成的主動防護網(wǎng)將該巖坡包裹得嚴嚴實實,。

在茂密的荊棘雜草中向上攀爬。
“主動防護網(wǎng)不僅可以輔助我們向上攀爬,,還能避免落石滾到線路上,。”陳康一邊攀爬,,一邊查看主動防護網(wǎng)內(nèi)巖石的位移,、裂縫情況。

仔細檢查峭壁上的危石,。
在一塊長2米,、寬1.5米、高1.7米的危石前,,覃銳和陳康仔細為它進行“體檢”,,危石下方還安裝了具有阻止崩塌巖石土體下墜和邊坡防護作用的被動防護網(wǎng)。
“危石長期受到風化侵蝕,,貫通系數(shù)達0.8,,屬一類危石,雖然被動防護網(wǎng)能起到攔截作用,,但我們絲毫不能大意,。”覃銳說,,他們給每一塊危石進行編號,,將每處危石的位置、特征變化,、狀態(tài),、數(shù)據(jù)等建冊立檔,,并及時更新巖石的“病歷本”,方便他們定期追蹤,,再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具體處置方案,。

對危石進行測量標記。
石林從事危石排查工作已有9年,,他對轄區(qū)范圍內(nèi)47座山的危石位置爛熟于心,因為經(jīng)驗豐富,,隊友們親切地稱他為“老猴”,。
“現(xiàn)在條件越來越好,有主動防護網(wǎng)輔助攀爬,,有些山還有人工開鑿的石階……”石林說,,近年來隨著工作條件和設備的更新,他覺得日常工作相對以往已輕松許多,。
在本次作業(yè)中,,陳漢霖主要負責操控無人機進行安全排查。無人機在山林間穿梭,,實時傳輸高清畫面,,讓隊員們更全面地掌握危石情況,提高搜山排危效率,。
據(jù)悉,,國鐵南寧局柳州工務段柳州路橋車間柳州路橋危石工區(qū)自2021年6月成立以來,及時排查管內(nèi)湘桂線,、黔桂線,、焦柳線共47處危巖落石風險點,對危巖落石加固整治共112處,,為鐵路安全運行筑牢堅實防線,。
從山頂俯瞰山腳蜿蜒的鐵路線,列車疾馳而過,,載著旅客的安全與希望,。而在這背后,是“鐵猴”們默默地付出和堅守,?!芭逝朗郊仁求w力活,更是技術活,。只有排除危石隱患,,我心里的‘石頭’才能落地。能為過往列車構筑一道堅固的安全屏障,,我和隊友們都感到無比自豪,?!瘪J的話語道出了每一位“鐵猴”的心聲。
全媒體記者 寧靜波 黃蕊 實習生 農(nóng)屹駿 報道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