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四川石棉安順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fā))
大渡河,源于青海,,流經(jīng)四川,,注入岷江。河道兩岸地勢險峻,自古有“天險”之稱,。7月進入雨季后,,記者駐足安順場紅軍渡,只見急湍似箭,,猛浪若奔,,其中兇險,正如84年前中央紅軍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時一般,。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后,,沿會理至西昌繼續(xù)北上,,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地區(qū)。時任第一軍團第一師一團團長楊得志,、一營營長孫繼先接到任務,,從安順場渡河。與此同時,,蔣介石叫囂“讓朱毛成為石達開第二”,,企圖憑借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于大渡河以南地區(qū),。
1863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2萬太平軍于此地全軍覆沒;1935年,,中國共產(chǎn)黨率領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又站在了同樣的地方,。決不能讓歷史重演!
“長官莫停留,!”回憶起小時候奶奶給他講過的故事,,中國工農(nóng)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副館長宋福剛記憶猶新。他的曾祖父宋大順被當?shù)乩习傩辗Q為“宋秀才”,,因十分了解當年太平軍兵敗大渡河的歷史和當?shù)厍闆r,,被紅軍請到營中介紹水情。他力諫紅軍迅速渡河,。
“當年的水勢比現(xiàn)在還要兇猛,,河寬100多米,河中心水深近20米,,水流異常湍急,,河中還有不斷翻涌的漩渦?!彼胃傉f,。
國民黨軍實行“堅壁清野”政策,在大渡河上下游嚴密布防,并將船只,、糧食等物資統(tǒng)統(tǒng)搜走,。24日晚,紅軍夜襲安順場時僅奪得一只翹首木船,。
軍情緊急,,如何快速確定“渡河突擊隊”名單成為當務之急。時任紅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蕭華作戰(zhàn)前動員后,,紅軍戰(zhàn)士紛紛主動請戰(zhàn),。當時,以是否為黨員,、干部和戰(zhàn)術(shù)骨干的標準,,挑選了16人作為“渡河突擊隊”。
名單一出,,當時只有16歲,,剛在遵義會議后參加紅軍的小戰(zhàn)士陳萬清因為落選哭了出來。孫繼先被他的精神感動,,同意陳萬清加入,。
1935年5月25日清晨,強渡開始,,這是一場事關紅軍命運的強渡,!事實證明,誰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誰就擁有了勇氣和決心,,就能戰(zhàn)勝艱難險阻,立于不敗之地,。
孫繼先率領17名戰(zhàn)士冒著守軍密集的槍林彈雨,,在當?shù)卮さ膸椭湍习都t軍強大的火力掩護下,向北岸艱難挺進,。
湍急的河水讓渡河變得十分困難,。二連連長熊尚林帶領第1批戰(zhàn)士艱難渡河后,又將渡船拉到北岸渡口上游,,隨急流邊劃邊漂,,最終才將渡船劃回南岸渡口,由孫繼先率領第2批戰(zhàn)士繼續(xù)向北岸發(fā)起沖鋒,。
渡船在波浪中顛簸前進,,周圍滿是敵軍子彈激起的浪花??旖咏鼘Π稌r,,守軍展開反擊,,企圖將渡河戰(zhàn)士消滅在河灘上。生死關頭,,在南岸負責掩護的神炮手趙章成及時開炮命中敵方核心陣地,,紅軍順利擊潰對岸守軍,控制了渡口,,確保了先遣隊安全渡河,。
先遣隊順利渡河后,又在下游安靖壩找到2艘破損的木船,。經(jīng)修繕后,,當?shù)?7名船工“人歇船不歇”連續(xù)擺渡7天7夜,將劉伯承和聶榮臻率領的7000余人順利渡過天險大渡河,。
“這7000余人的隊伍為阻擊北岸增援瀘定橋的守軍和中央紅軍主力沿大渡河南岸北上奪取瀘定橋贏得寶貴的戰(zhàn)略時間,。”宋福剛說,。
“我一生參戰(zhàn)無數(shù),強渡大渡河是其中最關鍵的一戰(zhàn),!”按照孫繼先生前的遺愿,,他的部分骨灰在當年的安順場被撒入大渡河。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如今,大渡河依舊波濤洶涌,,奔流不息,,而岸旁早已換了人間——紅軍渡已經(jīng)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每年向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訴說著當年那場向死而生的強渡,。(新華社成都7月28日電)
來源:柳州日報
責任編輯:李昕祺
值班主任:李華